首頁
公司產品
學校綜合管理平臺
教學質量監測
新高考智能選排課
校本選課
優排課系統
教師研修
招生管理
考務管理
精準教與學
資源文檔管理
德育管理
辦公事務管理
移動應用
解決方案
智慧校園
新高考智能選排課
教學質量監測
市場合作
服務支持
技術支持
問題注意事項
軟件安裝步驟
成功案例
學校用戶
教育局用戶
新高考用戶
關于我們
公司簡介
資質證書
聯系我們
新聞中心
公司新聞
行業資訊
新聞中心
公司新聞
行業資訊
首頁
新聞中心
行業資訊
新高考“棄物理”成趨勢,物理學界心塞:可能會帶來許多惡果
2017-09-11
0
8月29日,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簡稱“人大附中”)入學第一課,來上課的是中科院物理所所長方忠。方忠是物理學界的“大咖”,在凝聚態物理領域成績斐然。為了這次課,他用大卡車拉來了物理學的科普展臺,甚至把各種有趣的實驗也搬上講臺。他說:“同學們,希望你們選擇物理,愛上物理?!?/span>
然而,現實情況與方忠的期望背道而馳。浙、滬兩地新高考物理學科“遇冷”已是事實。2017年高考浙江全省29.13萬考生,但是選考物理的只有8萬人。在上海,實行新高考改革第一年,選擇物理科目的考生也僅占總人數的30%。
這股風氣也蔓延到了今年開始實施新高考的北京,學校的規則說明會剛結束,已經有不少家長在討論“能不能不選物理”。
賦分難,物理選考人數驟減
被稱為“3+3”的新高考方案中,必考科目為語、數、外??忌蓮恼?、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7門科目中選3門作為選考科目。
物理學科是現代科學的基礎,曾幾何時,能學好物理就是“高智商”的代表,為何轉眼間就被“嫌棄”至此呢?
“相對于其他科目,物理學科比較難是主因?!闭憬】聵蛑袑W資深物理教師孫國標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浙江的選考科目采用賦分制,這就意味著卷面分不是最終成績,要根據考生卷面分在所有報考學生成績的排名比例給出對應分數??忌鶖翟缴?,“賦高分越難”,于是學生和家長一合計,物理更不能選了。
柯橋中學歷史悠久,是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省一級特色示范高中,歷史上以理科見長,尤其是物理更是紹興市特色學科,每年都有學生獲得物理競賽浙江賽區一等獎,也連續多年是物理競賽優勝團體。
然而,面對新高考,這所名校優良的物理學科傳統遭遇了“打擊”。孫國標介紹,2019屆近800名學生中最終選擇物理為高考科目的僅為220人左右?!斑@種局面如若持續下去,優秀的物理教師必將流失,終將對物理學科造成毀滅性打擊?!?/span>
“孩子,物理比你想象的更有趣、更有用”
在人大附中的課堂上,方忠和他的同事們齊上陣,努力讓自己更加幽默風趣,還用各種實驗“炫技”?!拔蚁M⒆觽冎牢锢肀葌髡f中的更有趣???,我們研究物理的人過得很好,我們喝著咖啡、聊著天、做著自己喜歡的研究,不是他們想象中又窮又苦,了無生趣?!狈街以诮邮芸萍既請笥浾卟稍L時說。
他還想讓孩子們知道物理是有用的學科,它可以解答很多生活中的問題,跨越許多自然科學領域,對提高人們的邏輯思維能力、觀察實驗能力、建模能力、計算能力、動手能力等都大有益處。
“物理教育的缺失會帶來許多惡果?!痹嘟逃芯吭焊痹洪L洪文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往大了說,國家物理人才會出現斷層,工業發展將后繼乏力;往小了說,除了少數文科專業外,沒有物理知識做基礎,大學階段很可能遇到學習阻礙。
他表示,很多學生和家長不選物理是因為只看到了眼前的分數,實際上人生是一場漫長的旅程,學好物理,于自己、于國家都大有裨益。
規則需要調整,學校也要努力
如何改變“遇冷”的尷尬現狀?老師們在不斷“琢磨”??聵蛑袑W為此打造了“科普講座進校園”活動,邀請北大、清華、浙大等高校的知名專家學者走進中學校園,為學生帶來最新科技前沿和人文發展動態,開拓學生視野,提升學生素養。
人大附中也開啟“新教育講堂”系列講座,并以“科學家談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作為開篇,這才有了方忠的課堂。
物理“大咖”走入學校,物理學家們大力科普當然是好辦法。但要從根本上改變物理“被棄選”的命運,這些是不夠的。
洪文和孫國標均建議對當前的選考制度進行適度調整。洪文認為,對于多數需要學習物理學科的專業來說,應該將物理列為“必考”科目,而不是可選項。他說,上海新高考改革第二年,要求選考物理的高校比例上升后,考生選擇物理科目的比例也相應提升到了40%,這是一個可以作為參考的有益嘗試。
教育界的專家們認為面臨新高考的規則,學??梢栽谡n程改革等方面進行調整。人大附中校長翟小寧說:“我們能做的就是引導學生在選課時,少一些功利的驅動,多一些興趣的選擇?!?/span>
今年是人大附中實施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年,學校開發了一系列課程啟發學生們的創造性思維,發掘學生在科學技術專業上的潛能。
柯橋中學校長楊軍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為了吸引孩子們選物理,學校專門組建了物理學科實驗室,鼓勵學生根據興趣組建社團,學校提供老師和資金、場地等全方位的支持。當地政府也增加投入,加大師資培訓力度,給孩子們更好的學習體驗。
李艷/科技日報
上一篇:
評高考物理遇冷:算計當下不如著眼未來
下一篇:
一張圖看懂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最新国国内清清草原免费视频_日本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尺寸又黑又粗又长